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南美白对虾养殖矿物元素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最近大雨连绵池塘养的南美白对虾红须红尾死了好多这是什么病?这种虾还可以吃吗(连绵不断下雨)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最近大雨连绵\池塘养的南美白对虾红须红尾死了好多这是什么病?这种虾还可以吃吗
根据您所述情况,我确诊为:对虾红须红尾病
患有红须红尾病的南美白对虾体表症状均为红须红尾、食欲减退、肠道无食,同时在水面缓慢流动,肝胰脏无肿大现象,脱壳不逐,一般一天每个池对虾死亡10多尾至几十尾。因为在养殖周期中,当由于天气突变、*雨天气、水体转水、底质败坏等突然的水体剧烈变化引起的对虾应激而产生的红须红尾现象,容易恢复正常。
治疗方法:
1、加强增氧;
2、水体消毒:柔和性的碘制剂进行水体消毒(如:金碘等);
3、消毒后第3天,加注新鲜水,同时肥水,及时调整虾池的水色恢复正常。
4、内服: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高稳维C“、”拜激灵“、”速补100“(四川拜耳公司产品)。
红须红尾病通常在用药5天后,死亡数量减少,7天后基本稳定,没有死虾。
这种对虾可以吃,它不是由细菌、**感染的,没事!
求有关养虾(南美白对虾)的资料,谢谢了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mamei.Boone,1931)亦称白脚虾(White-Leg Shrimp),或称凡纳对虾,原产地集中在厄瓜多尔沿岸,是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种之一。我国的人工养殖始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地区早于**沿海,目前都已取得了基本稳定的养殖经验。因其具有较强的可养殖优势,该虾种有望成为我国对虾养殖的替代品种。
形态特征
1.外部形态特征:南美白对虾亦分为头胸甲和腹部两部分,虾体表面大透明的几丁质甲壳形成外骨胳,常呈浅青色,无斑纹.与其它对虾相比,其额角不超出第一触角柄的第二节,相对较短,第一触角内外鞭等长,且极短小,大触须青灰色,心脏暗黑色,步足常是白垩色,头胸甲短,与腹躯之比约为1:3体长而侧扁,略是梭形,成体最大体长可达23cm,与中国对虾酷似。
2.内部构造特征:南美白对虾与斑节对虾及中国对虾的内部结构基本致,内脏**大都集中于头**,腹部肌肉最为发达,同样具有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生殖、神经和肌肉七大系统,但其雌虾不具纳精襄,属具有开放型纳精襄的虾种。
分类与分布
南美白对虾属节肢动物门有鳃亚门,甲壳纲、软甲正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为广盐、广温性的热带虾类.主要分布在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桑诺拉一带,以厄瓜多尔沿岸最多.因其可育苗期长,生长快,抗病能力强,换肉率高、营养要求低、运输活力强,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斑节对虾的第二大养殖品种,除厄瓜多尔等中南美地区有大量人工养殖外,我国的**、山东、广东、海南的人工养殖也颇具规模,有关单位正在运酿在我国南海海域进行增种流放试验。
生态习性
南美白对虾常栖息在泥质海底,白昼多匍匐爬行或潜伏在海底表层,夜间活动频繁,喜静怕惊,精养至8cm以上时,夜间常腾跳频繁,自然情况下,幼体随海流浮游,仔虾常聚于河口附近,长至幼虾之后,逐渐移栖至近岸浅海区,长至8-9cm后,便移向深海可达72cm深水域中。适应水温在25℃一30℃,盐度在28一34‰,pH值在8.0±0.3,人工饲养时水温可在16℃一35℃(渐变幅度),盐度在0.5-40‰(渐变幅度),PH值在7.3-8.6之间.南美白对虾食性广而杂,对饵料蛋白(特别是后期对动物蛋白)的要求不高。
近几年来由于南美白对虾淡淡水养殖技术己获得成功,其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成为虾类养殖中增长最快的品种。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许多养殖户为初次接触,还不大了解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套用老经验,碰到了不少问题。针对养殖户所遇到的问题,结告我们的生产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做好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应做好池塘的清塘消毒工作,时间安排在放苗前15天左右,每亩放生石灰150kg,7天后进水30cm,同时施基肥150kg,培肥水质。目前苗场一般淡化至3‰盐度,虾苗最好经强化培育并完全适应淡永后再放入大塘养殖,因此需采用皮条网迸行围拦,一般每亩拦按50m2标准计算。暂养池盐度应与苗场盐度保持一致,同时每吨盐配比50kg硫酸镁。为提高成活率可配备相应的增氧设备,每lom2配备一个冲气头。
2、一次性放苗量应充足,保证产量
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成活率一般可达80%左右,1万苗可产商品虾100kg。根捂对今年行情预测,南美白对虾布场价格应在20元/kg左右,要想有效化解市场风险,必须提高产量。本地区日前盈亏的临界点在亩产100kg左右,因此当亩产达到200kg以上时,才能保证理想的收益。所以放苗时我们要求亩放养南美自对虾淡化苗4万,即便成活率只有50%,也能保证相应的产量。
3、逐步进行淡化,确保成活率
放苗后每天加新鲜水5cm左右,一周后虾苗完全适应淡水养殖,以后可随着气温升高定期加水,到夏季高温时,确保养殖水位达到1.5cm以上。
4、掌握合理的投喂量,并定期投喂抗**药物
南美白对虾养殖前期的投饵要求少而精,除培肥水质保证虾苗下塘时有充足的基础饵料外,还应投喂适量高档饵料(如虾片、BP等)。经过一周虾苗适应环境后,以投喂破碎料为主,这时宜全池泼洒,保证虾苗能得到充足的饵料。当南美白对虾的规格达到3cm就应投喂颗粒饵料,这时投饵应在池塘四周浅水带设投饵台,以观察南美白对虾的摄食情况。在规格达到7cm以前,一天投喂2次(一般上午8-9点、下午 4-5点);规格达到7cm以后,一天投喂 3-5次。为增强南美白对虾抗病能力.应定期投喂高效、无残留的药物,加大蒜素、免疫多糖、EZO等。
5、配备增氧设施,并在夏季定期开机
当南美白对虾亩产量达到200kg以上时应配备相应的增氧设施,一般每3亩配备一台1.5kW增氧机。在夏秋生长高峰季节,每天凌晨2点左右就应开机,天气闷热时可提前开机,开机时间应保持在1小时以上。天气晴朗时,可在下午开机至小时,保持水体中溶氧均衡分布。
6、不要频繁换水,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在生长高峰季节,由于大量投喂饵料,水质污染较严重,常规方法就是大量换水,这就要求要有充足的永源,而目前水污染严重,难以保证。在实践中,我们经常采用徽生物制剂控制水质,效果十分理想。徽生物制剂以光合细菌为主,它能有效分解有机质,降低水中氨氮、**酸盐和硫化氢浓度,保持水质稳定,一般每亩(水深 l.5m)用量3—5kg,一个月泼洒2-3次。
7、捕捞应分批多次,提高产量
本地区南美白对虾放养多在5月底、6月初,8月份巳有一部分达到商品规格,且此时市场价格相对较高,可采用地笼捕捞。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在清晨4点放笼,一个小时后即可收起。数量可根据销量确定,一般一条地笼可收5kg左右。收起来的南美白对虾可放入配备增氧设备的网箱,将小规格的虾放入池塘继续养殖,捕大留小可提高产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前期如何肥水的最新相关信息
呀 亲 不知道您说的这个肥水要肥到什么程度呢 太肥了也不好 您可以用em营养菌液来调节水质,养南美白对虾效果还是可以的
em菌养南美白对虾用法用量:
1、池塘养殖,放苗或水花前3-4天每亩用2000ml全池泼洒,放苗或水花时,用1公斤益富源菌液兑水300公斤,浸泡15分钟,每亩泼洒2公斤,以后每隔15-20天喷洒一次,每亩用2公斤泼洒。
2、水库使用,每亩按2-3公斤稀释使用一次,每15天使用一次,最好配合使用有机复合肥,这样效果更佳。
3、特种水产养殖(甲鱼、虾、鳗鱼、桂鱼、各种热带鱼等)
(1)环境处理:放水前一周,用100倍菌液代替石灰均匀喷洒净化环境。放养前3天,用为20万分之一的菌液稀释液泼洒水面,放养后每15天喷洒一次,水质较差的地方应加大浓度,并缩短泼洒间隔时间。
(2)调节水质:在每次换水后泼洒菌液稀释液(浓度为20万分之一),可泼在增氧机旁或进水口,通过机器和水流作用扩散有益微生物,以利最短时间分解有害物质,尽快稳定水质。虾类、甲鱼等养殖品种每月泼洒稀释液2-3次,发病季节适当增加用量。
养殖南美白对虾具体过程?
:南美白对虾是南美的一种优质虾种。南美洲的大部分人都把养殖白对虾作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研究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有利于树立健康繁育新理念。本文首先从生活习性、食性和养殖技术三个方面对南美白对虾进行了介绍,接着分析了南美白对虾几种常见的病症以及对应的防止技术。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病害防治
1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1.1南美白对虾的生态习性
首先,温度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大小的白对虾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不一样的。18℃到33℃之间的水温条件比较适合白对虾生存,而且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水温越高,白对虾的适应能力越好。但是在低于18度或是高于33度的条件下,白对虾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其次,盐度和酸碱度都会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10%-25%的盐度和7.6-8.5的酸碱度环境比较适合白对虾的生长。除此之外,不同大小的白对虾溶氧耐受能力有所不同,白对虾的溶氧能力会随着白对虾个体的长大而变小。一般来讲,南美白对虾的耐干适应性较强。由此也可以得出不耐干的白对虾定是患病的。
1.2南美白对虾的食性
南美白对虾喜欢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同时这也有利于它的生长。除此之外,南美白对虾的饮食习惯是晚上比白天食量大。晚上的食量比重约占百分之七十。
1.3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
在白对虾引进回来之前,一定要将池底洗净消毒,最好是淡化养殖。水色多为绿色或是黄绿色。这样有利于南美白对虾脱皮。饵料和管理方法都必须严格按照白对虾的生活习性来安排和选择。选择白对虾的幼体时一定要严格筛选,检查一下白对虾是否没有携带**,尽量选择活动能力比较强、四肢健全的白对虾幼体,运输白对虾的时候要对袋子进行消毒,然后在袋子中注入新鲜的水,然后再将白对虾放进去。注入池底的不能直接就把白对虾放进去,要先将装白对虾的袋子放入池底适应半小时后再打开袋子。
2南美白对虾的常见的病害防治技术
2.1烂眼病
烂眼病是所有品种的虾基本都会出现的病症,它的出现是由于养殖水底的致病菌或是饵料携带的病菌引起的。多是由于霍乱弧菌引起。防治方法要从源头入手,预防此病的发生。若是发现对白虾感染了此病,一定要先在池底放入免疫糖类和二溴海因,三天之后再用氟康和四黄解毒粉搅拌起来喂食给白对虾。连续服用七天。
2.2甲壳溃疡病
甲壳溃疡病主要是由于养殖白对虾的环境不好引起的。这种病症多出现在池底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或是养殖密度比较大的池底。通常是白对虾由于被捕捞的时候相互碰撞受伤,然后池水中的病菌趁虚而入,使白对虾换上此病症,这种病症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白对虾的死亡。防治这种病症的方法是要保持池底环境的洁净,定期对池水进行消毒或是换水处理。养殖密度要根据白对虾个体的大小进行合适的调整,不能养殖密度太大,以免造成白对虾的氧气不充足。定期对白对虾进行检查,若是发现白对虾患上此病症,可以通过在饵料中加入低聚糖等药物进行防治。
2.3肠炎病
肠炎病是出现在水温较高的七八月份的一种典型病症,它是由于水温高的时候,残余的饵料或是未能及时清理的粪便较多,造成白对虾的呼吸困难,氨氮中毒等,是一种由于呼吸道系统受到感染而引起的病症。因此防止方法是在水温高的几个月里,及时地清理池底的粪便,为白对虾及时换水,保持池底环境的清洁,为白对虾提供新鲜的空气。若是发现白对虾已经感染了此病,则首先要用**速消和保肝泰等药物在池底进行喷洒,第二天对白对虾喂食复合维生素,大蒜素和清源等药物,坚持三到五天,就可以恢复白对虾的吸食能力以及营养吸收和抗菌能力。
2.4应激肌肉白灼病
这种病症也是高温季节的常见病症。病因是由于高温季节,水温的温差变化大,白对虾可能一时无法适应。并且高温季节,池底经常会有诸多气泡,若是捕捞强度过大或是池底投入一些不合适的药物,就很容易引起应激性肌肉白灼病。这种病症的症状是白对虾的肌肉白灼或是弯曲,不能恢复的话会造成白对虾的死亡。防治方法是对白对虾喂食氨基酸和虾蟹**。
3结束语
如今,养殖白对虾已经成为南美地区一些人们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南美白对虾的一些常见病症已经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了。研究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和常见的病害防治技术有利于探索无公害、健康的养殖技术。要重视病害防治,做到科学健康可持续的养殖。南美白对虾是南美的一种优质虾种。南美洲的大部分人都把养殖白对虾作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本文首先从生活习性、食性和养殖技术三个方面对南美白对虾进行了介绍,接着通过介绍烂眼病、甲壳溃疡病、肠炎病以及应激肌肉白灼病这几种常见的病症对南美白对虾进行了常见病害防治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伟权.世界重要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简介[J].海洋科学,1990(3):69-72.
[2]于林江,于奎杰,张乃禹.南美白对虾人工繁殖技术的初步研究[j].海洋与潮沼,2001,32(5):575-578.
[3]王吉桥.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研究与养殖[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135-181.
[4]杭小英,周志明,李倩,等.不同养殖模式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病害发生与水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5):191-192.
淡水能养殖南美白对虾吗?
当然可以了,在江浙沪养殖的南美白对虾绝大多数是淡水养殖的。
养殖对虾应激反应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典型症状?
对虾属于无脊椎动物,不具有特异性免疫系统。因此,不能对**进行特异性免疫,而且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苗种本身或养殖环境中携带**,在养殖过程中对虾发生应激,超过自身能承载的负荷之后,就会导致**病的暴发。
对虾较严重的应激反应症状,有游塘、浮头不下沉、食欲不振、痉挛、软壳、红体、白浊及一些不明原因的死亡。
南美白对虾对养殖水体氨氮含量的要求如何?
养殖过程中,代谢产物的不完全硝化作用,易使水体氨氮升高。养殖水体氨氮过高,会损害养殖动物的肝、胰组织,降低其获氧能力,引起应激。氨氮及其衍生物是水中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它们对水生生物既有有害的一面,又有其有益的作用。养殖者的责任是在掌握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因势利导,限制其有害因素,使其转换为有益的物质,把生产搞得更好。
分子氨对水生生物是极毒的,而离子铵不仅无毒,还是水生植物的重要营养盐类。水中积累的氨,会对养殖对虾产生结构性和功能性的**影响,损害气体交换作用,抑制基础代谢过程,使养殖对虾生长速率下降,降低其对环境的适应力和对污染的耐受力,减弱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甚至造成养殖对虾的死亡。氨有昼夜与垂直变化,这种变化在晴天尤为显著,这主要与池水溶解氧、水温、pH变化有关。晴天中午前后表层非离子氨增多,底层由于有机物分解使pH下降,分子氨达最低值;夜间由于表层pH下降及对流等原因,上、下层水中非离子氨差大大缩小。所以,白天中午前后开机搅水,也是避免氨中毒的一个有效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的总氨氮应不高于2.667毫克/升,非离子氨氮应不高于0.201毫克/升。
南美白对虾脱壳不遂怎么办
南美白对虾脱壳不遂对应方法:(1)由细菌性引起的蜕壳障碍。
对虾进食减少,体质虚弱,脱壳时体力衰竭,导致死亡。可泼洒药效温和的“特力灭”促使虾壳清洁、易脱,使用“臭氧水安”或“底黑安”**池塘底部,同时拌服“速调速补”+“生物活性钙补”促进蜕壳机制。
(2)由环境问题引起的蜕壳障碍。
当水质**、底质恶化时,塘底长期处于低溶解氧状态,水体有害物质含量过高,对虾处于高应激状态,无力脱壳。此种情况建议增加换水量,先使用“底生氧”+“高效降解灵”处理底质和水质,之后加量使用“光合细菌”+沸石粉调理水质。
(3)营养**引起的蜕壳障碍。
当水体中钙镁离子缺乏,机体代谢出现障碍时,易造成脱壳困难。此种情况建议泼洒加量泼洒沸石粉+“生物活性钙补”+“矿补100”,同时拌服“速调速补”+“生物活性钙补”+“矿补100”全面补充微量元素。
养对虾的海水密度大概为多少?
一、对虾养殖技术规范1、虾池选址
(1) 高位池
为了寻求更好的水源进行养虾,开始将目光转移到开敞性海区的沿岸。外海区的海水交换好,水质清澈,但风浪大,人们只好选择在不受风浪袭击的潮上带沿岸建造虾池,依靠动力提水养殖对虾。这种虾池的池底高程比海区的最**位高,被称为潮上带提水式对虾精养池,俗称高位池。
2.3.1 水源水质好,取水容易
在外海区的沿岸建造高位池其目的是为了取得良好的养殖水源,提高对虾养殖的成功率。所以海水水质是选择场址的第一考虑因素。应选择水交换量大,海水透明度大、清澈,周围没有工农业污染的海区作为建场的场址,海区底质以礁石或砂砾较好。开敞性海区风浪大,流沙现象严重,建造供水工程难度大,增加工程投资,所以在考虑海水水质的同时,应尽量选择风浪较小、取水容易的海区沿岸作为建场的场址。高位池通常建造防渗护坡,对建场的土质没有特别的要求。
2.3.2 交通运输便利
对虾养殖场的产品要用运出,许多生产资料要运进。作为一个生产企业,每年进进出出的运输量很大,便利的交通条件是规模化生产所必需的。建场的地方最好能选择临近乡镇公路。
2.3.3 电力供应保证、方便
高位池养虾属于高密度精养方式。水泵、增氧机的运转,场区的夜间照明及生活区的室内照明,每天都离不开电,且用电负载较大,特别在对虾养殖的中后期全天24小时不能停电。所以,选择场址时必须考虑电力供应的问题。最好由国家电网供电,使用管理方便,且成本低。海南省是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地区,为确保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养殖场应自备两台功率与全场用电负荷相匹配的发电机组,以便在电网停电时能保证养殖场的正常供电,一台运转发电,一台备用。
2.3.4 淡水水源充足:由于高位池建在开敞性海区的沿岸,海水盐度通常在25以上,若养殖场附近有较充足的淡水资源,在对虾养殖中后期可加入淡水调节池水盐度,更有利于对虾的生长发育。
(2) 低位池
2.1.1 地形、地貌和土质
海区的地形、地貌关系到虾场的建筑形式、投资规模和经济效益等问题。低位池的最大特点是虾池底部既低于当地海区的最**位线,涨潮时可自然纳水,但又高于海区的最低潮位线,退潮时可将池水排干。兼顾生产管理的方便和虾池的安全,场址应选择在风浪较小,潮流畅通的港湾或河口沿岸潮间带的滩涂。养虾场的土质最好为泥沙质或泥质,土壤酸碱度为中性。这类土壤凝聚能力和保水性能强,不易渗漏,干燥后不碎裂,筑堤牢固,有较强的抗风浪能力。土壤肥力适中,有利于饵料生物的培养。
沙质土壤一般不适宜建造低位池,因保水性差,易渗漏,不易保持池水水位,且建堤闸难度较大,安全性差。如果土壤pH值低于4,也不适宜建造低位虾池,如果要在强酸性土壤或沙土的地区建造低位虾池,应敷设地胶膜或水泥护坡,以防渗漏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进入虾池。
2.1.2 水文与水质
查明当地海区的潮汐类型,历年潮差变化情况、流向和流速及风浪等情况,以便确定纳水方式、闸门的大小、数量及池底和坝的高程等。
水质是指水中的物理和化学性状,包括pH值、盐度、溶解氧、混浊度及各类无机营养盐含量等。海水的pH值7.8-8.6,化学耗氧量不超过3毫克/升,溶解氧含量4毫克/升以上,不受化工厂、造纸厂、印染厂、电镀厂、农药厂、皮革加工厂等工业污染的海区均适宜建设养虾场。
目前,我省个别港湾虾池面积过大,超出了内湾海区的自净负荷能力,导致局部水域的富营养化,水质逐年下降。因此,建造低位虾池必须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保证对虾养殖业与港湾渔业环境的协调发展。
Crazy 回答时间 2008-06-03 09:37
检举
对虾原来是生活在海洋和河口地带,具有非常广的盐度适应能力,可以在1-3‰的低盐度咸水中生长良好,而且生长速度不比在高盐差,甚至还要快,这是为什么能够在内陆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主要原因。
三、 能不能在纯淡水里养殖南美白对虾?
答案是在纯淡水里不能养殖好南美白对虾,即使在某些地区用纯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其产量也不会高,而且这些地方的池塘原本有一定程度的盐度。南美白对虾原来是生活在海水中,它本来是海洋性虾类,这是几千万年来进化的结果,是我们目前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南美白对虾在前期苗期一定要在盐度为千分之5左右的盐度中培育,等到养殖了1个月左右,可以逐渐淡化养殖。
四、 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的养殖有什么异同点?
正如上所述,南美白对虾是原本是生活在海洋中,和中国对虾、斑节对虾等亲缘关系近,是海洋性虾类,必须生活在有一定盐度的咸水中;但是罗氏沼虾原本是生活在淡水中,和土虾(学名为日本沼虾)等亲缘关系近,只是在繁殖时,才到河口地带的咸水区生活。因此虽然罗氏沼虾在育苗时在咸水中,但是在养殖时可以在纯淡水中。两者都是虾类,养殖技术上最大的不同是水质管理,其它方面两者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将罗氏沼虾养殖管理的思想应用到养殖南美白对虾上来。这也是为什么南美白对虾在罗氏沼虾养殖的四大老区斗门、中山、新会、肇庆容易推广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 南美白对虾养殖有哪些关键技术?
1、关键技术的要点是哪些?
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关键技术要点是咸水和虾苗。咸水是指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咸水的质量要好,水中所含的营养元素要均匀,全面;二是咸水的管理要好,要利用微生物净化水中的有害物质,比如氨氮、**酸盐等。虾苗要健康,不带有**,称为无**虾苗(SPF)。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生产出名副其实的无**虾苗。
2、为什么说水质调节是养殖好南美白对虾的最关键技术?
水质调节关键是一要所下的海水晶、海水、**咸水等的质量要好,有全面丰富的营养元素,满足对虾的生长需要;二是在养殖过程中,要利用微生物等净化水中的有害物质,比如氨氮、**酸盐等,保持水质的清新。海水的营养成分非常复杂,光营养元素便有80多种,如此复杂的配方,只有专业人员采用专门的加工设备才能做好海水晶的生产工作。人工海水的配方有多种,常用的几个配方比较如下:
朱树屏配方A各元素含量:
Na+: 10.5700g/kg Cl-: 19.0011 g/kg
Mg2+: 1.2580g/kg SO42-: 2.6505 g/kg
Ca2+: 0.3970g/kg HCO3-: 0.1390 g/kg
H+: 0.0013 g/kg Br- : 0.065 g/kg
K+: 0.3790 g/kg F-:0.0014 g/kg
Sr2+: 0.013 g/kg BO33-: 0.0247g/kg
Mn2+ 0.00009 g/kg NO3- :0.0374 g/kg
Fe3+: 0.0010 g/kg SiO32- 0.0026 g/kg
Al3+:0.0005 g/kg FeC6H5O73- :0.00034 g/kg
NH4+ :0.00000077 g/kg Mo7O242- : 0.000023 g/kg
Li+ :0.0001 g/kg Cu2+:0.0001 g/kg
Zn2+:0.0000023 g/kg Ba2+:0.00005
必须注意“盐度”和“食盐”两概念的区别。“盐度”并不是指水中所含的“食盐”的浓度,而是和水中各种类型的营养元素的总浓度有关。食盐的成分主要为氯化钠(Na Cl),正常海水中的营养元素除了氯化钠外,还有镁(Mg)、钙(Ca)、铁(Fe)、溴(Br)、铜(Cu)等几十种元素。因此,单纯使用食盐是养不好南美白对虾的,必须使用模拟海水营养成分而制成的适合于南美白对虾生长的生长素,比如广州产的“兆丰牌”生长素,营养元素全面均衡,质量保证。有些养殖户使用食盐养殖南美白对虾,在50天左右则出现生长缓慢、蜕壳困难、发病死亡。
南美白对虾怎样养殖
一、 调控水质 由于南美白对虾是海水虾,所以对池水中藻类的要求特别高,一般最适应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这些藻类是虾塘中的良性生物群落,有固氨、氮的净化作用。常讲的养虾要管好一池水,一个重要点就是采取措施使用水色调节至这一颜色。我市面上常用的方法是施有机肥,像颗粒鸡粪10-15公斤/亩.米。 南美白对虾适的PH值为7.8-8.5,若池水PH值低于7.5则需轻施工生石灰1.5-2.5公斤/亩.米,施用天数视PH值变化而定,一般在晴天上午9-10时施。 南美白对虾长至5厘米后,除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外,最好施用光合细菌来调节水质,促进生长。但像东太湖地区,由于一般池性偏酸,每下雨一次后,须立即泼洒生石灰,同时配以光合细菌,以调节PH值,改善水质。二、严格投饲 由于南美白对虾饵料系数较低,一般为1.5-2.0,所投饵不宜过多。在对虾体长小于2厘米前,若不考虑池内的基础饵料(红虫),则日投饵料店量为150克/万尾,以后随时着虾的逐渐长大,投饲量也逐渐增加,以投饲后2小时全部吃完为标准。 投饲管理要做到相对合理,既要吃饱、吃好,又要兼顾养殖环境和节约成本,一般坚持: 1.勤投少喂(每天不少于4次); 2.傍晚后和清晨前多喂; 3.水温高于32℃,水质变劣时少喂; 4.对虾大量蜕壳的当日少喂,蜕壳1天后多喂; 5.池内竞争性生物(蝌蚪)多时适当多喂(今年这个问题较普遍)。 投饵量的多少、时间均要灵活掌握,一般养殖前期池内基础饵料较多,可少喂;中期应投优质对虾专用料;后期为了促生长,像我们吴江地区应适量投喂一些轧碎,清洗后的新鲜螺蛳,以改善海水虾淡养过程中壳薄、色淡的问题。
三、 适时增氧 对南美白对虾而言,对溶氧要求较高,一般养殖要求3-5毫克/升,因此特别要重视增氧问题。所以我们提倡在白对虾3厘米以后开始开启增氧机,从起始的每天2小时逐渐增加开启时间,对虾长至6厘米以后,每天至少要开10小时,特别是晴天中午的5小时更重要。又因我市是淡水养殖,一般池水水质不十分差的情况下,尽量不换水或少换水,强化投饲管理,以光合细菌得以调节,同时延长增氧机的开启时间,这样既改良了水质,又对增强南美白对虾的活力,提高成活率有益处,这一点去年在东太湖得到了良好的验证。当然,每5亩配3KW的增氧机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为保证南美白对虾的色泽、提高运输成活率,最好在后期适当施些食盐以调节盐度。
四、 防病 南美白对虾(特别是巴西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力,但不是说不得病,象**性、细菌性及其它营养性、真菌性疾病都有要做到积极预防,及时治疗。象常规的烂尾、黑鳃 、褐斑、红腿等只要采用普遍的杀菌消毒剂即可。这里提的重点是**性疾病,主要症状为病虾形体消瘦,甲壳变软,体色变深;胃不饱满,活动差,附着物增多,黄鳃、肿鳃,头胸甲出现明显的白色斑点。**感染后对虾不一定发病,但环境压力可诱发**,细菌的原发**染也可引起**感染。对虾**目前尚无特效方法,但淡水养殖切断了垂直传播――这一**传播的重要途径,使发病率大大降低,应做到以防为主。